首页 资讯 正文

惠及67个村庄,服务10万群众,5G+AI赋能景宁山区“数智流动医院”

体育正文 90 0

惠及67个村庄,服务10万群众,5G+AI赋能景宁山区“数智流动医院”

惠及67个村庄,服务10万群众,5G+AI赋能景宁山区“数智流动医院”

潮新闻 共享(gòngxiǎng)联盟·缙云 汪易霖 见习编辑 吴柯沁 5月(yuè)21日晚,中国戏剧界的最高荣誉——第32届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揭晓。丽水缙云籍一级演员陈丽俐凭借《碧桃花·拷打提牢》《穆桂英·辕门斩子(zhǎnzi)》《白蛇传·水斗断桥》三折经典剧目,以文武兼备、刚柔并济的表演,摘得此(cǐ)殊荣(shūróng)。 血脉里的锣鼓声 从(cóng)戏台边到梅花奖台 1986年,在新建镇钦村的(de)老戏台边,襁褓中的陈丽俐已开始枕着锣鼓声入眠。外祖父母、母亲、姨妈、舅舅均为专业婺剧(wùjù)演员,父母曾创办民营剧团,母亲李恋英是台柱子,父亲(fùqīn)是琴师,这种浸润式的戏曲环境,加上独有(dúyǒu)的天赋,让她三四岁就能客串孩童角色。七岁时父亲在演出期间猝然离世,母亲独自(dúzì)抚养(fǔyǎng)姐妹二人,但婺剧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在陈丽俐骨子里。 1997年,12岁的陈丽俐考入金华市武义县第二职校戏曲班学习武旦。清晨五点的压腿翻跟头、练(liàn)嗓子、练“圆场步”;熄灯后打着手电背台词(bèitáicí),连梦境都浸染着水袖翻飞的韵律。近乎地狱般的训练中,陈丽俐刻苦、执着(zhízhuó),年纪最小的她(tā)在学校中脱颖而出,常担任(dānrèn)大戏主角。 2000年,陈丽俐以(yǐ)优异成绩毕业,入职杭州市越剧二团(tuán),成为团内首位融合婺剧身法于越剧表演的(de)演员。2003年,放不下婺剧的陈丽俐加入(jiārù)了义乌市婺剧团,主攻花旦,终于回归到了她热爱的婺剧中去。 2007年,她停薪留职赴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话剧(huàjù)表演(biǎoyǎn)。白天研习斯坦尼体系,夜晚钻研(zuānyán)戏曲理论,这种跨界学习让她的(de)表演更具层次感。正如她在《赤壁周郎》中饰演小乔时,将话剧的即兴训练融入婺剧程式,创造出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。 2013年,陈丽俐(lìlì)进入浙江婺剧(wùjù)团(tuán)(现称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),据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严立新说,“丽俐是一位既有天赋(tiānfù),又勤奋努力的年轻演员。”到目前为止,她已经主演了将近10部剧目,每年上百场演出,包括下基层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演出,多次出访新加坡、韩国、葡萄牙(pútáoyá)、希腊、瑞士、奥地利等近30个(gè)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文化交流。 文武双绝 三折戏里(xìlǐ)的艺术巅峰 5月10日晚在上海天蟾(tiānchán)逸夫舞台(wǔtái)竞梅的三折戏,是陈丽俐艺术生涯的缩影。 《碧桃花・拷打提牢》中,陈丽俐(chénlìlì)塑造(sùzào)蒙冤的洪苏秀,从哀婉到(dào)控诉,嗓音清亮如裂帛,眉眼间尽显绝望与不屈,甩发、跪步、水袖等身段设计行云流水,生动演绎出了人物的胆怯、悲情色彩和坚韧感,评委赞叹其“以声塑魂,将传统婺剧的叙事张力推向新高度(gāodù)”。 《穆桂英・辕门斩子(zhǎnzi)》里,陈丽俐饰演的(de)穆桂英兼具巾帼英雄的豪迈和青春少女的率性真诚,表演中会(zhōnghuì)有一些娇嗲俏媚的表情动作,将刀马旦的飒爽与花旦的俏皮熔于一炉。尤其那句“你不爱他,媳妇儿爱他!”的大胆告白,将婺剧(wùjù)的民间活泼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《白蛇传・水斗、断桥(duànqiáo)》是(shì)婺剧“文戏武做”的典范。当陈丽俐与搭档楼胜、张莹联袂(liánmèi)演绎《断桥》时,三人身姿如流动雕塑,将“唱煞白蛇,做煞青蛇,跌煞许仙”的婺剧精髓推向极致。陈丽俐饰演白素贞,通过一连串的“蛇步”和颇具难度(nándù)的舞蹈身段展现出白蛇的柔美(róuměi),更在(zài)激烈武戏后迅速收拢情绪,以稳定的声线完成大段演唱,将白素贞的深情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。 这三折戏横跨乱弹、徽戏、滩簧三种声腔,对演员的嗓音条件和表演跨度都是极大考验。陈丽俐(chénlìlì)凭借自幼的声乐功底和多年的舞台积淀,在(zài)不同角色间自由切换,将婺剧“文武兼备”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、浙江婺剧艺术(yìshù)研究院一级演员、许仙的扮演者楼胜(lóushèng)是和陈丽俐有非常多合作的搭档(dādàng),在楼胜眼中(yǎnzhōng),进团(jìntuán)比自己晚一年的陈丽俐,这些年一直不停进步:“我在她身上看见了美兰老师的影子。这次她表演的3个折子戏都是几代婺剧人的心血结晶(jiéjīng),也是陈美兰老师艺术生命的延续。” 戏比天大 赤子之心的永恒坚守(jiānshǒu) 平日里,陈丽俐总是没日没夜地“泡”在(zài)排练厅,一句唱腔、一个指法(zhǐfǎ)打磨无数遍。她始终坚信,只有台下成百上千次的练习,才能成就台上(táishàng)一瞬间(yīshùnjiān)的绝美艺术。这种严苛的训练,正是婺剧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。 从艺20余年(yúnián)来(lái),陈丽俐成功塑造了白素贞(báisùzhēn)、李三娘、貂蝉、铁梅、吴遮五、樊梨花等数十个性格迥异的(de)人物形象,代表剧目有《白蛇传》《连环计》《红灯记》《白兔记》《橘红满山香》《闯王旗(qí)》《信仰(xìnyǎng)的味道》等。其中《白兔记》《忠烈千秋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(xiàngmù),婺剧现代戏《信仰的味道》入选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计划、文旅部“百年百部”重点扶持作品、浙江(zhèjiāng)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婺剧《女儿国》《闯王旗》入选浙江文化(wénhuà)艺术发展(fāzhǎn)基金资助项目。曾荣获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(biǎoyǎnyìshù)奖主角奖、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、2017“新松计划”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金奖(jīnjiǎng)、第六届“浙江戏剧奖·金桂表演奖”等奖项。主演的《姐妹易嫁》选段代表婺剧首次亮相2016央视猴年春晚(chūnwǎn),先后受邀参加亚洲文化嘉年华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春团拜会、央视元宵晚会等演出活动。 从缙云乡间(xiāngjiān)戏台到梅花奖舞台,一路(yīlù)走来,陈丽俐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(zhēnzhèng)的戏曲(xìqǔ)精神。谈及获奖感受,陈丽俐坦言:“这次获奖是我从艺生涯以来获得的最高认可。梅花奖绝不(juébù)是我一个人的荣誉,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的,十分感谢我的老师、院团领导对我的悉心培养,更要感谢团里的每一位成员,是他们的辛苦(xīnkǔ)付出,将我托举到了‘梅花奖’的舞台。” 她的故事,是个人(gèrén)奋斗(fèndòu)的传奇,更是婺剧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缩影。正如她在《白蛇传・断桥》中塑造的白素贞,既有(yǒu)雷霆万钧的凛凛豪情,又有润物无声的脉脉(mòmò)柔情,最终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,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。
惠及67个村庄,服务10万群众,5G+AI赋能景宁山区“数智流动医院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